到2020年7月1日,上海垃圾分類“強制時代”已開啟滿一周年。
數(shù)據(jù)顯示,上海市1.3萬余個居住區(qū)(村)的生活垃圾分類達標率由15%提高到90%,截止2019年底,上海日均可回收物回收量4049噸、有害垃圾分出量0.6噸、濕垃圾分出量7453噸、干垃圾處置量17731噸。相比2018年底,分別增加431.8%、504.1%、88.8%和減少17.5%。
實際上,垃圾分類在很多城市已經實施多年,但成效不是特別顯著,為什么上海實施近一年,就會發(fā)生如此大的變化呢?其背后為此所做的努力為我們提供了“上海經驗”。
說到這很多人會想到,那當然是相關的配套設施要跟得上,比如智能化垃圾桶等。其實AI的機器視覺和圖像識別等技術早已可以應用到垃圾分類這個場景中,但總覺得差點火候。也不是說智能化設備對垃圾分類沒有用,垃圾分類也需要科技手段的加持,一方面,拍照識別、AR識別、VR分類游戲等能夠給剛剛學習垃圾分類的用戶提供新鮮有趣的體驗和切實有效的幫助;
另一方面,垃圾分類的管理更離不開科技的支撐。比如,上海天目西路街道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上線首個街道生活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平臺,為其38個垃圾箱房都進行了規(guī)范升級,標明了“身份”,借助“大數(shù)據(jù)”剖析每個小區(qū)垃圾分類存在的問題,助力垃圾分類取得更大實效。
加強垃圾分類的智能化建設目前正在逐步推進中,趨勢明顯。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上文提到的差了一點的那個火候。
垃圾分類,很多人會產生一種錯覺“不就是分個垃圾嗎”,有什么難的?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社會工程,更是一場長期性的投入,涉及到政策立法、生活方式和社區(qū)管理等方方面面,而其中的一個單獨環(huán)節(jié)又依賴于其他環(huán)節(jié)的配合。
“萬事開頭難”。垃圾分類的實施必須人人參與其中,如果說一個人養(yǎng)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需要21天,千千萬萬個人養(yǎng)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則需要千千萬萬個“21天”,更何況我國的人口總數(shù)十余億,且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垃圾分類的實施個人是每個人,推進垃圾分類從“他律”轉變?yōu)?ldquo;自律”就需要“深入人心”,要做好引領人心的工作,實現(xiàn)從“圍著垃圾轉”到“圍著人心轉”。
在這一點上,上海為我們提供了“參考模式”。按照“定點要堅持,定時要靈活,撤桶要鼓勵,破袋要引導”的要求,上海實行“一小區(qū)一方案”,并設立了“集中投放”和“自治投放”兩個方案,讓居民自己選擇投放模式,通過與所有住戶簽約來進行約束,如果不達標,將會被強制性改為“集中投放”。除此之外,上海還有一些小區(qū)根據(jù)居民的生活習慣和監(jiān)測到的大數(shù)據(jù)調整了定點投放的時間范圍。
靈活垃圾分類投放實際上就是把實施的決定權交給了居民自己,不得不說,這是一種較高的垃圾粉分類推廣方式。人心順了,干啥不行?
還有一個能達到“深入人心”效果的是宣傳,這是開始實施垃圾分類的重要的前期準備工作,說得直白一點就是要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和不耐其煩的宣傳“攻心”。達到這一目的并不容易,像上海,小區(qū)門、樓道門、電梯門、家門等地設置宣傳標準,播放公益廣告,發(fā)放宣傳彩頁等,再通過“線上推微信+線下做活動”等提高居民的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說起來感覺很會簡單,但真正實施起來卻沒那么容易。小編認為,需要社區(qū)管理人員等了解清楚居民的生活習慣、年齡階段等來進行針對性制定方案,重要的是宣傳等方式能讓人愿意接受。在這一方面上,是值得各個地方下功夫的一部分。
特此聲明:
1.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2.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如發(fā)生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3.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